随着时代不断演变,香港从一个渔村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,而港岛中环区亦成为核心商业地带。透过历史照片,可见中环区于早期已开始聚集不少中小企业和写字楼,从而细味香港的发展里程。
(图左) 1930年代的嘉咸街(从摆花街向下望): 图中可见位于43号的「穗昌米店」,亦有洗衣店等其他店铺。市民一般拿着篮子到街上购买食材和生活用品,街道繁忙。此路段至今仍然是市民前往市集买新鲜食物及日常用品的常经之路。
(图右) 约1952年的嘉咸街(从惠灵顿街向下望):图中可见路上摆满小贩摊档。现今的嘉咸街内依然络绎不绝,中午时段尤为热闹,为区内上班一族带来便利。
约1935年的嘉咸街 (由皇后大道中向上望):图中可见不少粮油杂货店的招牌,右中位置有「南山酱园」,而右下方檐蓬附近便是「九龙酱园」的所在位置。今日的嘉咸街仍能看到传统老铺「九龙酱园」,在太阳伞下亦蕴藏着一群紧密排列的摊档商贩,能看到不少区内街坊街里的踪影。
1962年的嘉咸街(从惠灵顿街向上望):图中可见不少粮油杂货店招牌,包括位于27号的「明发隆米店」。随着店铺及摊档的增加,街道上的人流显得更畅旺。此处仍有多个售卖蔬果、香料及杂货的摊档,当中更有从30年代经营至今,代代相传。
*承蒙郑宝鸿先生提供历史照片及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