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語有云:「行行出狀元。」此言正可從利鴻海鮮老闆陳先生中體現出來。三十多年前,當時正值23歲的陳先生,自言學歷水平不高,因而入行賣海鮮,至今匆匆數十載,他仍然一年365日,無論打風落雨、冬寒夏熱,都定必半夜起床親身到香港仔魚市場入貨。陳先生深信「力不到不為財」,因此多年的賣魚經歷除了讓他培育出務實堅持、努力耕耘的工作態度外,更累積了航海、捕魚及養魚的豐富知識,令人生路途豐盛精彩,相信這就是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的最佳例證。
披星戴月 賣魚人必備條件
利鴻海鮮之所以備受街坊顧客讚賞,在於海產種類多,包括海魚、淡水魚、冰鮮魚樣樣齊全。能從不間斷地為街坊及顧客備好每日最鮮海產,原因在於陳先生對於航海、天氣、海洋自然生態定律,及捕魚海域方向等等的範疇,都具有龐大的豐富知識及經驗,因而每日都能準確地拿捏好入貨量。
「比如颱風前夕,要得知風向及漁民捕魚水域的方向,從而估計哪些海產量會受影響,預先備貨;颱風過後一至三日,捕魚量亦會降低,因而會多備冰鮮貨。此外,大自然當然有其循環定律,海產亦然,因此有所謂『立秋肥,立春瘦』,即立秋後海鮮最肥美,清明節前後由於魚類正值交配及繁殖期,因而會變得較瘦。而且不單是海魚,淡水魚及貝殼類海產的生態循環亦相同,這便是海洋自然定律。至於店舖的各種海產保鮮方法亦需極為講究,包括水的咸度、溫度,都得以細心調節。」